身为农民的父亲和母亲,读书甚少,并不了解什么是爱情,抑或,可以说,连这两个字都少有听过。可是,作为女儿的我,虽则小时什么都不懂,可长大后的现在,每每看到父亲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,才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地老天荒,什么叫做一起变老的幸福。
关于父母亲年轻时的故事,我都是听外婆讲的。
母亲年轻的时候,在村子里的出了名的漂亮姑娘。皮肤白皙透亮,水灵灵的眼睛,在当时,谁人都夸母亲相貌出众。
母亲二十二岁时,为了响应毛主席晚婚晚育的号召,尚未出嫁;姑娘家的到了这个年龄还呆在家里,在当时的江南农村,可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。于是外公和外婆急着领着母亲到处相亲,无奈母亲一个也看不上。
经过近十家的相亲,有不少都家境十分好的,可母亲都是掉头就走,也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人家。后来,不知经谁介绍,来到了奶奶的家里。那里,有我从部队请假归来相亲的父亲。
父亲个子不高,国字脸,皮肤很白,结实健壮。以那时的审美观来看,也是长得不错的男子了。因为家里很穷,父亲小学还未毕业,就离开家到了部队。此次回家,全因已到成家之年龄,被奶奶硬叫回来相亲的。农村的男子,若非家境好,长相好,是难以找到好的媳妇的。因此相亲之事,在男方,往往并无多少主动权。只要能征得女方的同意,便是谢天谢地了。
母亲跟在外婆身后来到奶奶家里的时候,扎着两条小辫子,穿着花衬衣。见到父亲第一眼,母亲便没有要走的意思了,并时时流露出些许的羞涩。外婆看出了她的心思,却又悄悄对母亲说,这家人,穷啊!母亲没有说话,只端坐在那里,仍没有要走的趋向。父亲这边,却也是红了脸,没想到回来相亲,竟是如此让人中意的闺女。两个老人看了此种情形,相互点了个头,算是作主同意了。
听到这里时,我想,这大概便是所谓一见钟情了吧。母亲在看了那么多家境富有的人家,都不得同意;而在这里,仅仅见了父亲一面,便是如此地死心塌地了。
父亲与母亲订了亲,只住了几天,就又回了部队。母亲便留在了奶奶家里,算是嫁给了父亲。
当时奶奶家里除了几间房,做饭的几样东西外,什么也没有了。爷爷在父亲十岁时候就因病去世,奶奶又是瘦小的妇道人家,做不到什么事情;而几间房屋,有了父亲兄弟四人,谁都是不忍据为己有的。于是成家立业之事,全部都要靠父亲自己。现在加上母亲,便开始筹备盖房的事。
当时农村的盖房,倒是不需花费多少钱财的,那时的人力并不值钱。至于盖房的材料,全是自家山上的木材;而地基,也是自家早就有了的,无需上面的批示。父亲还在部队的时间里,母亲便开始一个人在家挖地基,另又找些别人帮忙,开始盖起房子来了。
父亲的部队在东北辽宁。成婚后两年的时间,父亲一直呆在那里,直到转业。在这两年里,他是否都在想念母亲呢?我想,应该是吧。那个令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子,她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呢?
两年时间里,母亲曾去辽宁看过父亲一次。那是母亲第一次坐火车,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。母亲晕车很厉害,火车也晕,在上面不知所向。她后来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,只说当时火车上的服务很好,洗脸吃饭全都有人服侍着。至于后来到了父亲的部队里,是怎样的情形,却是不得而知了。她当时的满心满脑,大概都是父亲的。一个农村的女子,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外地去看望自己当兵的丈夫,心里还会装着些什么呢?
两年后父亲转业回来,才开始真正地盖房子。那样的日子是很艰苦的,吃不饱饭,还要干那么繁重的体力活。上山砍树回来加工,到处请人帮忙。可是在父亲和母亲的努力下,一切难关都度过了。用树木做成的二层楼房,是父母白手起家的开始,也是他们真正稳定地在一起生活的开始。
事实上,那座木房子,就是父亲和母亲爱情的最好见证。 就在这里,父亲和母亲,一点一点地添置家物,后来又有了我们姐弟三人,在这间木房子里,不知度过了多少温馨如意的日子。二十几年的时间,蹉跎的岁月,而父母,从不曾有过任何类似其他夫妻间的吵架打骂,甚至于连脸都从来没有红过。我们三人,便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成长起来。
我们现在居住的木房,就是当初父母亲手建造起来的那一座。本以为这样的房子,寿命并不会太长,然而,二十几年,仅是旧了一些而已,丝毫没有损坏的迹象。我们时常在外行走,每每回来,倒觉得木房其实更有一番韵味。冬暖夏凉,是最惬意的所在了。
岁月已经在父母的发上和脸上无情地留下的痕迹,白发和皱纹都光顾了父母的身上。我们长大了,都在外面。老人时常会想念我们。可是,每次回到家,总能看到父亲对母亲的那份疼爱,以及母亲对父亲的无限关怀。母亲的脚上常年疼痛,父亲每天晚上吃了饭,要做的事情便是为母亲按摩;父亲每次从外面干活回来,等待他的就是擦汗的毛巾和热腾腾的饭菜,以及充满温柔爱意的眼神……几十年,一辈子,天天如此,他们认为是再平常不过了的事情。如果知道他们的女儿有一天会把这些事情当故事来写,他们定会说女儿没有水平。
可是,我一直在为我的父亲和母亲而感动着。为他们这样平淡,却又这样真实的爱情。外面的世界光怪陆离,却从不曾见过有这样的爱情存在。父亲和母亲从未相互说过“我爱你”,他们会觉得很害臊。但是,在生活中,任何的小事情上,言行举止间,他们都在表达着“我爱你”。
没有子女在身边的日子,木房子里的生活仍在继续。且幸福。我们屡屡对父母说,等以后,我们长大了,把你们接出去享享清福。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:我们在这里不享福吗?我们会在这里老去。
这时我才愿意相信,原来真的有一种爱情叫做地老天荒。因为,就在这座木房子里,有两个老人,打算在一起慢慢到老,一生一世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