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周公:是啊!孩子们现在都不吃馒头了,我还天天吃呢!

名称:西安周公:是啊!孩子们现在都不吃馒头了,我还天天吃呢!
一个芯片是否流行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。8051系列的大量应用,主要是适合了一般应用:数据处理量不大、响应速度不要求特别快、控制特征不特别明显的场合,当然,第二来源厂家以 8051为核配置的大量带扩展功能的芯片也功不可没。另外,它的价格比较低、配套软件易于得到、资料比较全也给大家提供了方便。其次,许多学校把它作为教材配套,不但形成先入为主的概念,而且有了直觉的认识,形成基本的使用知识。除了这四点,可能还会有一些。。。。
就控制的方便程度而言,我觉得目前还没有超过 8096(80C196**)系列的芯片。对于现场实时控制要求不高的应用,8051已经可以比较方便的应付了,但在许多场合它还不够用,比如多相相序测定(包括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)、 6相 10K Hz脉冲调节,8096系列因为有高速部件的硬件配合,还是有优势的,如在变频器方面。但在新型存储器的配置和在线编程方面,则明显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,而 Intel目前好象还没有在这方面下更多工夫。
作为应用技术工作者,应该最大限度利用现在已有资源(除了主控芯片选择还包括人员能力、开发工具和软件环境、已掌握的成熟技术和已有积累、甚至库存的剩余器件器材等),解决目标系统的问题,完成现场的技术要求,同时考虑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种器件特点决定系统组成,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:飞机有飞机的用处,自行车有时也很方便。所以不存在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:合适的即是好,用得好即是好,能快速实现任务目标即是好,这里头可以看见系统组织的功夫。所谓‘须知 51是发展的趋势’或者什么是什么趋势的那种学阀式定论需要实践的检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