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理财的正确理解


  保险是以合同的形式确立双方的经济关系,集合多数单位或个人的资金,用科学的方法,共同聚资,建立专用基金,对遭受约定的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或约定事件的发生,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。

  人的一生充满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避,普通疾病会短暂地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,重大疾病会让人倾家荡产,而环境恶化、食品污染,导致重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。基于这些考虑,理财的基础不仅是要储蓄一定的资金,更要为不确定的将来作比较确定的打算,也是保险理财的重要基础之一。

  时下,说起理财,除了传统储蓄渠道,银行理财、外汇理财、基金理财、证券理财、信托理财等,都已开始“摆上台面”,极大地丰富了百姓能够参与的投资品种。当然,其中也少不了“保险理财”。毕竟近年来,眼见理财市场甚火,保险公司亦不甘寂寞,纷纷推出各类理财型险种。如此,令不少人渐渐把保险看作与股票、基金等一样的理财品种,乃至直接在保险与理财之间划等号。但实际上,说起“保险”与“理财”,两个概念还是有可以推敲的地方。

  通常意义上的理财,指个人或机构根据个人或家庭经济实际,设定想达成的经济目标,采用一种或多种金融投资工具达成目标的计划、规划或解决方案,其目的是使个人或家庭资产保值增值,满足生活所需。

  当然,在理财过程中,必须考虑个人或家庭对于风险的偏好和承受度,以合理安排各种投资组合。

  至于保险理财,其本质毕竟还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,是为无法预料的事做准备。因为有些意外一旦发生,很可能危及整个理财规划。而若前期就能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保险,便可在意外发生时弥补经济损失,使理财规划得以顺利进行。所以,从该角度出发,保险与理财之间并不像一些人以为的可直接划等号,而应该说,保险乃理财规划中必备的一项。

  要真正理解“保险理财”,宜从两方面出发。保险理财其一,即保险产品本身附带理财功能。虽然相对于其它金融产品,保险产品风险较低,总体收益不及股票或基金,但胜在稳定,较适合对金融市场不甚熟悉的投资者。保险理财其二,即利用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,来抵御理财过程中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,保证理财规划进行。

  当然,进入资本市场难免有风险,买了保险,投资收益并不一定就有保障。投资者购买保险理财型险种,还应有的放矢。一方面,购买时应量力而行,弄清有多少可支配资产。根据资产合理配置原则,储蓄在个人资产中占比约50%,股票等高风险产品约10%,理财型险种约40%。另一方面,应选择合适的产品。理财型险种虽多,但并非每款都适合自己。投资者应理性购买,切忌简单地将保险与其他理财产品进行比较,因为它们本身就不具备可比性。此外,就不要过于看重短期收益,理财型险种多为长期产品,其收益亦是长期变动过程,有高有低,投资者应心中有数。